网站首页
柏年概况
柏年律师
律师文萃
法律法规
人才策略
客户留言
联系我们
 
您所在的位置 - 柏年动态

上海法治报:荐股软件“包赚不赔” 蒙受损失谁负责?

陈颖婷

 

  股市红火点燃了市民理财的热情,各种各样的“荐股软件”也随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然而,这些号称包赚不赔、还需要交纳高额费用的“荐股软件”真能让股民“一夜暴富”?

  笔者日前经过采访调查发现,不少“荐股软件”不仅不能让人“一夜暴富”,还暗藏着诸多“猫腻”。目前,市消保委就接到了多起关于“荐股软件”的投诉,浦东新区法院也受理了多起针对“荐股软件”的诉讼。

  证券法律专业人士就此指出,不少“荐股软件”打着销售软件的旗帜其实是在从事非法股票咨询活动,而投资者购买这些“荐股软件”所产生的损失很可能难以通过法律途径追回。

  疑问:

  “荐股软件”包赚不赔?

  在本市不少证券交易营业厅的门口,常见荐股软件推销员的身影。在斜土路上的一家证券营业厅,笔者随意在门口拿了两份“荐股软件”宣传资料,宣传资料称:股民只要按照操盘线指示,出现买入的信号就买入,黄金持股等等就能轻松炒股。

  笔者随后咨询了“荐股软件”公司的推销人员,当得知笔者对该款软件有兴趣后,他立刻开始介绍起软件的神奇之处:“比如这支江苏舜天的股票,在去年12月出现了一步登天的买入点,到了今年3月底,便从3.35元涨到9.02元,涨幅达到了400%。”工作人员举例说明正确使用此软件的股民狠赚一票,没有好好使用的都是一亏再亏。当笔者表示对该软件的准确率存有疑惑时,该工作人员立刻保证说:“你放心,我们这个软件的准确率达到了90%,你根据它买进卖出,至少包赚30%。”

  专家解答:

  软件只看大盘,难保个股

  上海市律协证券与期货法律研究委员会委员陈岱松律师告诉笔者,新股民盲目购买荐股软件是十分不妥当的。任何软件都只能基于技术图形的分析,它的分析结果最多只能对大盘的趋势划定大致走向,而针对股民手中的个股则没多大作用。

  “个股千变万化,容易受政策、资金、人气等因素的影响,这些都是荐股软件从理论上难以预见的。”陈岱松表示,这类“荐股软件”最多是个参考,软件上买入与卖出的那个点并不是股市的最低价和最高价。因此,他认为,如果完全根据“荐股软件”来盲目炒股,“包赚不亏”是不可能的。

  疑问:

  “荐股软件”是在卖咨询?

  “荐股软件”不但有着“包赚不亏”的噱头,不少“荐股软件”还附带了更为诱人的免费“股票课程”。

  推销一份名为“布道者”的“荐股软件”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,这款软件的价格目前为1980元,包括了半年的服务费,其后每年要交纳720元的会员费。该工作人员告诉笔者,会员每周可以听上5节免费的股票投资培训课程。“课上,老师会手把手地教大家炒股,只要按照老师说的买入卖出,肯定能赚钱。” 

  当笔者询问这些老师的身份时,该工作人员神秘地说:“这些老师都是实战经验丰富的操盘人员,来自广州、厦门、武汉等地,长期从事金融证券业工作。”当笔者问及是否可以透露这些人的信息时,工作人员表示,专家的资料在总部,不便公开。笔者又问该软件公司的经营范围,工作人员表示,工商注册的营业范围是软件培训。但他又说:“其实我们公司是一家以软件为平台的股民学校。”

  专家解答:

  借推销软件提供非法咨询

  针对软件公司的说法,陈岱松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股票咨询服务。“这些产品收费的标准与会员费相差无几,其实已经改变了软件服务的性质,而且所提供的服务是股票投资咨询服务。”

  陈岱松告诉笔者,目前我国对于从事股票咨询的资质有着严格的规定,个人要成为专业的咨询师,必须取得中国证监会核发的《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书》以及在证券股票投资咨询机构注册获得执业证。而对于从事股票咨询的公司,则包括了规定场地大小以及咨询师的数量,证监会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1月31日,经证监会批准的具有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机构共有105家。而未经批准的机构则不能从事股票咨询服务。因此,许多没有咨询资质的投资公司便改头换面,出售所谓“分析师”的成果,寄存在刊物和音像制品,这样便打了政策的“擦边球”,变相出售股票咨询服务。

  疑问:

  买入荐股软件受损失谁负责?

  虽然不少“荐股软件”公司的工作人员言之凿凿地表示,“荐股软件”包赚不赔,但笔者从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了解到,目前消保委已收到了不少有关“荐股软件”的投诉,只是未受理一起。

  消保委有关负责人表示,该软件不同于普通日常消费品,属于经营性产品,因此不在消保委的受理保护范围之内。那么,如果荐股出现偏差,投资者遭受了损失,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呢?

  专家解答:

  “包赚”承诺属非法

  法律难以保护投资者

  对此,陈岱松表示,股票软件可以为投资者查看行情提供便利,但本身并不具备选择股票、预测股价的功能。所以,“荐股软件”作出的任何只赚不亏的承诺本身都是违法的,投资者买入这类“荐股软件”,所遭受的损失往往得不到法律保护。

  投资者如果遇到了这类的纠纷,由于在合同上对收益不作约定或者约定模糊,因此即使投资者以合同欺诈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,也可能遭遇举证难。陈岱松告诉笔者,那些动辄就号称自己是“投资股票荐股专家”、“独创秘密股票分析武器、”主力机构操盘手坐镇“等等的“荐股软件”,以软件为名招收异地客户为主。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了所谓的分公司、办事处,招收异地客户,一有风吹草动,则消失得无影无踪。投资者更应当提高警惕,小心上当受骗。如果需要了解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合法性,投资者可以登陆中国证监会、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查阅。对于有诈骗嫌疑的“荐股软件”,投资者可以向监管部门举报。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
  • 下一个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版权所有©  2006-2007 上海柏年律师事务所
    信息产业部备案:沪ICP备07006010号